天津的海运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在浩渺壮阔的大海中,隐藏着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日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实施了天津海域水下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工作。此次天津海域调查工作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之后发现的三艘沉船进行了物探调查和资料记录,分别是散化锚地沉船、大沽口二号沉船和大港一号沉船。
甘才超是天津第一批获得水下考古资格证的人员之一,在天津的“三普”工作中,对于散化锚地沉船的前期陆地走访调查、线索收集等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他告诉记者:“‘三普’时,我是第一次在实践工作中潜水,所以记忆犹新。当时已经快到10月份了,跳下水的一瞬间就感到冰冷刺骨。水下能见度极低,随着双手的摸索,我忽然摸到了一道棱状物体,再向四周摸索了一下,没错,那是一道船舷。那一瞬间,我兴奋得连水下的寒冷都忘记了。特别是我在水下亲手确认了这些线索,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感觉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与陆地田野考古不同,水下考古受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也让“海底捞针”在此项工作中有了更为具象的呈现。调查工作队领队、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王亦晨表示,在水下考古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确定文物的坐标信息,“和陆上不可移动文物需要通过测量仪器打点来划定文物边界有所不同,水下不可移动文物需要确定文物的中心点,文物范围则需要通过声呐扫测出沉船的轮廓,由此来确定文物范围。”
工作队成员、负责物探工作的贾如真告诉记者:“在此次水下考古工作中,我们主要使用了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物探设备对水下文物点进行调查。首先,工作队在文物所在区域规划出‘井’字形的探测线路,再利用旁侧声呐绘出海底起伏情况的平面图,确定船置;浅地层剖面仪可以‘穿透’地质表面,观测构造情况,以此来进一步确认水下文物的点位、周围环境和露出情况。”
王亦晨介绍,通过旁侧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设备,工作队对三艘沉船进行了物探调查,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资料记录。“三艘沉船在物探成像中十分清晰,保存状况与发现时差别不大。其中散化锚地沉船与大沽口二号沉船均位于航道附近,大港一号沉船位于近岸处,具备一定的原址保护利用潜力。”
在此次调查中,工作队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王亦晨说:“此次水下考古工作,探明了三艘沉船的埋藏情况,完善了三艘沉船的相关资料,特别是对大港一号沉船的调查,补充了许多之前尚未掌握的细节,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探查我们发现,大港一号沉船在船型上更接近战舰,但还不能最终确定。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大港一号的船型不像是商船,其长宽比更接近于战舰。”
从事水下考古工作多年,王亦晨也深刻感受到全社会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认知正在不断提升:“在本次调查中,水下考古工作得到了行业内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提供了物探团队与设备,国家海洋博物馆、大港海事局等海事系统单位以及天津久义集团,共同保障了本次工作的顺利开展,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派出青年考古学者参与调查。这说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相信在大家努力之下,天津的水下考古事业也将筑牢基础、打开新篇。”(记者 张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p>
举报评论0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刚刚过去的12月26日,对中国和西方而言,都具有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十分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美国沉浸在刚刚过完圣诞节的喜悦氛围中。
陕西咸阳16岁女孩落水溺亡,家属质疑事发地无栏杆及监控 园方:建议走法律程序
近日,陕西省咸阳市居民陈先生向红星新闻反映,其女儿陈某玉于12月12日,在咸阳湖景区临湖步行道游玩时,不幸从湖边落入水中溺亡。悲剧过后,陈父曾前往女儿落水的地点,发现岸边没有护栏,而他想要看一眼事发时的监控,也被告知没有。据此,陈父希望追究咸阳湖管理处的管理失职责任,寻求赔偿。
成都武侯区法院解读“女子遭家暴16次”案:为何没定性为故意杀人,为何不能判死刑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湖北,一名年轻男子因为手指被划伤到医院治疗,却因为钱不够,刚刚缝合好的伤口又被医生强行拆开,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事情的经过充满曲折,也让人不禁对当下的医患关系和医疗行业现状深感忧虑。一事件回顾事情发生在湖北武汉的一家餐馆内。
12月30日,有网友吐槽广州花地湾地铁站新装修的进出站口外观像棺材,引发关注。当日,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回应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尚未装修完成,设计灵感来源于木棉花花瓣。